細菌涂片及細菌染色是微生物學的基本技術(shù),也是觀察細菌更簡單且行之有效的方法,是微生物檢測人員常用技能之一。通常情況下,由于細菌個體較小,較透明或半透明,如未經(jīng)染色往往不以觀察識別。因此借助于染色法可以使細菌著色,與視野背景形成鮮明對比,從而易于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。
微生物檢測常見的細菌染色方法包括簡單染色、負染色、革蘭氏染色、芽孢染色法、鞭毛染色、莢膜染色、死活染色。制備細菌染色片一般要經(jīng)過涂片、固定、染色、水洗、干燥等步驟,然后用微儀顯微鏡觀察。上期介紹了前面2種方法,下面顯微鏡廠家給您介紹第三第四種方法。
3. 革蘭氏染色
革蘭氏染色是微生物檢測細菌學中廣泛使用的一種鑒別染色法。細菌先經(jīng)堿性染料結(jié)晶紫染色,而后經(jīng)碘液進行媒染,之后用酒精脫色,在一定條件下有的細菌媒染后的顏色不會脫去,有的可以被脫去,前者叫做革蘭氏陽性菌,后者為革蘭氏陰性菌。為方便進一步觀察,脫色后再用堿性蕃紅進行復(fù)染,陽性菌仍為紫色,陰性菌染成紅色,這就是革蘭氏染色的原理。其步驟包括初染、媒染、脫色、復(fù)染四個步驟,主要步驟如圖所示:
4. 芽孢染色法
部分細菌能產(chǎn)生內(nèi)孢子,這些孢子能抵制細菌染色液的進入,在微生物檢測革蘭氏染色法涂片染色時,革蘭氏陽性菌的芽孢呈現(xiàn)無色。雖然芽孢在革蘭氏染色片中可以看到,但在不易清晰觀察時,可用特殊的芽孢染色法,使芽孢與菌體呈現(xiàn)不同顏色,便于觀察。主要的芽孢染色法有孔雀綠染色法和石碳酸復(fù)紅染色法。
孔雀綠染色法的具體步驟:首先將生有芽孢的斜面菌苔按革蘭氏染色法涂片后,用飽和孔雀綠水溶液染色10min,然后用自來水沖洗,沖洗完后用0.5%蕃紅液復(fù)染30s,用水洗,吸干,即可鏡檢,鏡檢時芽孢呈綠色,菌體和芽孢囊呈微紅色。
石碳酸蕃紅染色法具體步驟:首先按常規(guī)涂片,然后滴加石碳酸復(fù)紅于涂片上,并于玻片下緩緩加熱,使染液冒蒸汽但不沸騰,并繼續(xù)滴加染液,不使涂片上染液蒸干,這樣保持5min。帶涂片冷卻后,傾去染液,用酸性乙醇脫色指無紅色染劑洗脫為止,接著徹底水洗,洗后用呂氏美藍復(fù)染2-3min,水洗吸干后即可進行鏡檢,鏡檢時菌體計孢囊呈藍色,芽孢呈紅色。
上面就是顯微鏡廠家介紹的關(guān)于微生物檢測常見細菌染色方法二。
文章內(nèi)容來源:環(huán)凱微生物